想必不少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途中都听他们说过不想上学的话,并且很抵触学习,最后的成绩自然也是很差的。其实,这就是孩子在内心产生了厌学的情绪。这时候,家长千万不要去打骂孩子,这样做不仅不会改变什么,还会影响亲子关系,那么面对孩子的这种问题,家长该咋办呢?
孩子厌学该咋办
首先,父母要了解清楚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,看他们是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了,还是学习跟不上太吃力,或者只是单纯的作业太多,让孩子感到疲惫。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产生这样情绪的原因,咱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好好的开解孩子,重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
当然,在这期间,父母可以给孩子请个假,一周也行,或者半个月也行,视具体情况而定,让他们好好调整一下心情。然后再在孩子重新返校前给他们买点学习用品,让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。
其次,很多厌学的孩子,学习跟不上,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、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。于是,他们索性“破罐子破摔”,甚至经常逃学。因此,父母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,多对孩子的“闪光点”进行鼓励和表扬,同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,让他们变得自信起来。这样,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。
最后,正视教育的规律,帮助孩子尽早适应现行的教学体制。接受教育,学习知识,规范行为准则,是个人历练的过程。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现在也一样适用。接受一定的竞争,有利于自我个体的成长,温室里养不出参天大树,父母能明白,才能为之计生远。家长不能改变规则,那就只能慢慢引导孩子去适应规则。
孩子厌学的原因
第一种,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。孩子厌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方面,比如家长过分的焦虑,在孩子学习的过程当中,父母的情绪对他们造成了特别大的影响。孩子受到家长情绪的影响,转化为高压、高控的状态。所以这种情况下,长期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,或者是拒绝学习的情况。
第二种,家庭爱的缺失。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,他们经常得不到亲情和关爱,性格方面就会有所缺失,经常性的缺少呵护,孩子也会出现厌学情况。父母或者家人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多和他们进行互动沟通。
第三种,过分督促和监督孩子。不少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,老是被人督促着,孩子会非常被动,时间长了,他们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。不少孩子学习差、习惯差,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,而是父母的督促太过分,使孩子失去了主动性。
第四种,教育方式简单,过于粗暴。在平时,有的父母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,更没有去关注他们的心理。只是到了期中考试,期末考试,孩子拿不了好的分数时,家长就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,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。
在他们心里产生憎恨情绪,自然就不会好好学习,有了厌学情绪。到了小学高段,中学和高中就会形成恶性循环,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不仅没有快乐,反而还是一种压力。